株洲神農大劇院內部總共兩個劇場,分別是大劇場以及多功能廳。整體設計緊扣神農文化的精髓,突出“火、陶、草”三大元素,室內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神農文化和株洲的地域特色,為世人尋根謁祖,發(fā)揚神農精神,提供了必要的素材,也是推動株洲文化藝術發(fā)展、展示本土文化的重要平臺和窗口。具體如下:
大劇場
大劇場位于株洲神農大劇院南側,以華麗溫馨的原木色和紅色為主色調,主要上演歌劇、交響、芭蕾、戲劇等大型演出。觀眾廳分2層看臺,1樓890座包廂68座、2樓268座包廂72座,樂池加座86座,共設1384座。觀眾廳形制為馬蹄形,墻面造型主體位抽象靈動的線條,即象歡騰的火焰也似舞動的百草葉,將神農文化的內在含蓄的展示在人們面前。整體設計從建筑結構到裝潢選材都充分考慮了建聲要求。
多功能廳
多功能廳位于神農大劇院的中部,設計風格和色調與整個劇院相協(xié)調,可滿足室內樂、舞臺劇、時裝表演,新聞發(fā)布等多功能的使用,共設353座。整體設計構思延續(xù)圣火、百草圖騰設計元素,結合多功能空間的聲學需求,流暢的內凹形百草圖騰自后墻涌起,由大到小、由疏到密的逐漸向舞臺集中,匯集與舞臺兩側,保障良好的視覺導向與聲學效果。
大堂
大堂空間開口,氣勢恢弘,借鑒建筑上“山高人為峰”的設計理念,在大劇場墻面結合建筑結構設計了一組巨大的紅色圣火紋藝術造型,在巨大的大堂空間作為的主背景,自然而然成為視覺的焦點和中心,其色彩與造型元素,既呼應了建筑 外形,同時將建筑立意自然延伸到了室內空間。
多功能廳場外墻從陶藝工藝中汲取了靈感,由神農“耕而作陶”引申而來,陶器的發(fā)明和使用,給先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便利,也為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的載體。使得多功能廳好似一件在表面精心勾勒了圣火、百草圖騰的遠古時代的留下的陶器精品。
0731-22036111
開放時間
|9:00-24:00|
株洲市天元區(qū)神農大道398號
人參與評論|發(fā)表評論
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小程序上線啦!??!
以后所有全民健身服務場館都將通過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小程序進行預訂,此平臺將不開放預訂渠道。